利卡汀在肝癌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肝癌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所以人们对肝癌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最近又有新研究问世,我们一起来看看。
放射性免疫治疗对于淋巴瘤效果良好
经过对多种肿瘤的大量试验发现,放射免疫治疗对于淋巴瘤效果是比较好的。目前经FDA批准上市的治疗淋巴瘤的放射免疫药物有90Y-ibritu-momab(Zevalin)和I131-tositumomab(Bexxar),两者的靶抗原都是CD20。另外,所有研究均显示放射免疫治疗都会有很好的安全性,骨髓抑制是其主要不良反应。
晚期肺癌患者新的生命希望
由上海美恩研发的131I-chTNT(碘[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的单抗注射液)经过中国SFDA批准,用于放化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治疗。131I-chTNT的上市为广大一线的治疗失败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命希望。据介绍,TNT抗体仅锁定了实体瘤的变性坏死组织,131I-chTNT与肿瘤细胞核的抗原结合,与单抗chTNT结合的放射性的核素对坏死区边缘的肿瘤活细胞进行杀伤,造成新的坏死,接着单抗的chTNT扩展到新的坏死区,周而复始使肿瘤坏死区不断扩大,由内向外摧毁肿瘤,达到治疗目的。
肝癌治疗新突破
利卡汀是由第四军医大学和成都华神生物研发的,2005年获得新药证书,2007年上市,这个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的基因序列以及抗原蛋白结构都是我们首次发现并且确定的,也是我国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靶点的抗体药物。美国FDA批准的26个抗体药物只有12个的靶点,比如EGFR、VEGF等,我国批准的抗体药物的靶点也才只有5个,利卡汀的靶点是由第四军医大学确认的,国际上还没有同类药物上市。
从单抗制备、中试放大、新药申报、抗原分析、靶点确定、临床研究和产品GMP论证,历经25年,于2007年5月成功的上市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靶点肝癌靶向药物:“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实现了该抗体药物的产业化。利卡汀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控制率(CR+PR+MR+SD)大约为86。3%,临床有效率(CR+PR+MR)为27。40%,临床缓解率(CR+PR)为8。22%,24个月的生存率为43。51%,32个月的生存率为31。03%,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放射免疫疗法可以治疗艾滋病
美国耶什华大学阿尔贝特﹒爱因斯坦的医学院的科学家将抗体装载到放射性载体上有选择性地摧毁被微生物和HIV感染的细胞。这种放射性的免疫疗法(RIT)有望能够治疗各种感染性的疾病,包括艾滋病和病毒引起的癌症。这是该学院核医学和微生物与免疫学的副教授埃卡特琳娜·黛德考瓦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上发表的上述观点的。
研究人员证明,这种治疗能够有效的清除实验室和两个不同HIV小鼠模型中而被HIV感染的人类细胞。目前,研究小组正在进行该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亚临床实验,以便为在HIV患者身上的Ⅰ期临床试验做准备。
推荐阅读》》
肝癌护理无小事
肝癌手术治疗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