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解毒膏方 盐城科利达化工有限公司 常州市南菁化工厂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信息 >> 行业新闻

完善体系强化内涵 推动中医药发展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重庆市忠县“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进行复评检查。忠县各级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员积极行动,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建立和完善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突出中医特色,强化内涵建设。忠县在中医药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重庆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建立、完善体系建设

该县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工作领导和责任体系,推进中医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忠县县委、县政府将中医工作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的综合目标考核。忠县卫生局与各医疗机构签定了中医工作责任书,建立了中医工作联片负责制、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等制度,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各医疗机构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资金分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以及院长奖励性绩效工资计算的重要依据。调动各乡镇党委、政府及医疗机构抓中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县、乡(镇)、村三级中医药网络体系是农村中医事业发展的根本。忠县筹措中医事业发展资金,规划建设占地90亩的忠县中医院,并在资金上进行倾斜。筹措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中医设施设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农村中医条件,提升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中医事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忠县以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中医药质量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医工作的相关制度、职责、操作规程、质量考核标准等,严格中医门诊病历、中医住院病历和中药处方书写标准,中医诊断准确率、医疗文书书写合格率、处方合格率等均达到了规定标准,全县中医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达92%以上,中医处方书写合格率达100%。加强了中药质量管理,保证中药安全有效。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忠县采用多种措施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中医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医药人员占卫技人员之比以及中医人员的结构比例均较为合理。积极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防病治病。积极开展中医科研,忠县中医院承担的2个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课题已经完成结题,每年有中医项目获县科技进步奖。

突出特色,强化内涵建设

该县突出中医集中服务区的打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以“复评”工作为契机,因地制宜,累计投入200多万元打造中医馆或中医集中服务区,其中忠县中医院投入了20万元,打造了“名医馆”。建立和完善了中药房、中药库房及煎药室等“三房”,投入300多万元添置了大量的中医基本设备,医疗机构彰显了中医特色。如今,忠县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有中医科室3.39个,能提供多种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业务量大幅增强。

突出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积极推进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忠县人社局、卫生局在全县开展了“名中医”评选活动,先后有20人评选为“忠县名中医”、1人评选为“重庆市名中医”;忠县中医院针灸科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康复科、中风偏瘫专科成功创建为市级重点专科,忠县中医院康复科被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疼痛科、骨伤科成功创建为县级临床重点专科;拔山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为“重庆市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

突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建立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和师资队伍,向全县基础医务人员积极推广适宜技术。自2009年以来,在忠县累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400余人次。在忠县中医龙头单位――忠县中医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二十三项,各医疗机构积极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解除患者病痛,中医非药物治疗人次大幅提升,成为农村卫生院新的业务增长点。

大力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县卫生系统现有中医药人员534名,其中:高级职称23名、中级职称126名、引进中医药研究生4名;中医药人员的培训率达100%;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副高级以上中医药人员到基层卫生院进行查房、会诊、讲学及带教等活动;开展中医师带徒工作;加强中医学术交流及中医科研,有效提高了中医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各医疗机构采用专栏、标语、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鼓励各医疗单位积极运用《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方法在健康管理服务中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使“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成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治疗方法。

忠县各医疗机构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投入100多万元在中医馆内打造了中医文化长廊,张贴或悬挂“大医精诚”全文、中医名人画像、国医训诫等中医药文化知识、中医药保健知识等,彰显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弘扬了祖国医学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