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解毒膏方 盐城科利达化工有限公司 常州市南菁化工厂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文人治病方法多

文人治病方法多

  南宋大文学家陆游说得上是一位名医,从小博览群书,对医药有相当研究,著有《陆氏续集验方》,“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

  说陆游是名医,有诗为证:“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多以陆为名。”是说陆游骑着毛驴驮着药匣走在乡间,村民们夹道欢迎,都夸赞他的医术高明,曾救活了不少人,就连生下的孩子也多以陆游的姓来命名,可见医术之精深。

  “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不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是讲青年人扶着一位老者在溪边等他,头痛发作久治不愈。陆游告诉他,不用再服川芎、白芷类的止痛药了,读一读他的诗就好了。看来,陆游不但精于用药,而且善于精神疗法。

  唐朝大才子王勃最早提出“人子不可不知医”之论,对后世文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不少人对中医都有相当研究,治经之余兼习岐黄,甚至挂牌行医,如清末著名词人郑文焯、国学大师章太炎、马一浮等均曾象陆游这样为人治病。文人究竟不同于医家,治病常常别出心裁,弄出几许花样留与后人赏析。

  欧阳修以琴疗病

  唐朝欧阳修不仅诗文盖世,对医学也颇有研究,他提出了著名的“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的观点,堪称现代自然疗法之滥觞。自号“六一居士”,寓意为“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寄情于琴棋书画之中,并用以疗病养生,颇多获益。其中,尤其善于利用琴瑟之道,有例为证。某年欧阳修“尝有幽忧之疾,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孙友道滋,受宫音数引,久则乐乐愉然,不知疾之在体也。”“幽忧之疾”大概就是现代的“忧郁症”,学琴之后,“久则乐乐愉然,不知疾之在体也”――病竟治好了。

  还有一次,欧阳修大概患了“书写痉挛症”,“昨因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唯运动以导气之滞者,谓唯弹琴为可”。试之果然奏效,欧阳修欣喜不已。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