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解毒膏方 盐城科利达化工有限公司 常州市南菁化工厂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针灸

教育家--承淡安

承淡安(1899―1957),针灸学家和中医教育家。毕生致力于针灸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创办中国最早的针灸研究社、中国针灸专门学校和针灸杂志。学生遍布国内各省以及东南亚各国。为弘扬中医针灸学术,发展对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1929年,承淡安在吴县望亭正式创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是近代中医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机构,公开招收全国各地的学员。通过印发教材,通函指导的方式,竭力从事针灸学的函授教育工作。“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的函授教学,历时两载,在困境中苦斗,最后终因经费窘缺而停办。1932年10月,承淡安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在无锡西水关堰桥恢复社业,函授学员遍布海内外。1933年10月创办了《针灸杂志》,此乃近代中国最早的针灸学专业刊物。它辟有“论文”、“专载”、“杂著”、“问答”、“社员成绩栏”和“医讯”等专栏。在创办针灸刊物之际,承淡安还及时开辟了教学实习场所,明智地把握了针灸学实践性强的特点。从1934年11月起,“中国针灸学研究社”设置了实习科,来社学习的学员必须临床实习五个月。1934年,承淡安东渡扶桑,求学于东京高等针灸学校,了解和考察日本针灸现状和办学情况。到1935年4月,研究社内的组织机构又趋完备,创设了治疗、发行、编辑、阅报等辅助科室,从而使研究社名副其实地初具专业学校的规模。从日本归来后,创办了中国近代针灸专业学校――“中国针灸讲习所”。明确规定学制,设有三月的速成班,六月的普通班和二年制的本科班。学员须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国文水平,经考试合格方可录取。讲习所开设了内经、经穴学、针科学、灸科学、针灸治疗学等系统的祖国医学方面的课程;为谋求中西之汇通,并保证能在当时国民教育中取得合法地位,特开设解剖、生理、病理、消毒及诊断学等西医课程。对二年制的本科生,还增设了难经、医论、伤寒、金匮等中医经典和经穴、点穴等专科,尚有国文、日文、体育诸课程,并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到1937年2月,讲习所更名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也被夷为平地。承淡安于1937年冬避难西迁,途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最后入川,在危险的旅途上,仍不忘初衷,每到一地都设有短期或临时的针灸培训学习班。如在湖南桃源举办了训练班三个月;在成都开办了“中国针灸讲习所”和“成都国医学校”;辗转德阳时,又创办了“德阳国医讲习所”。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在苏州司前街恢复社业。195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聘任承淡安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

在此期间,编著针灸教材讲义有《中国针灸学》、《中国针灸治疗学》等多种公开发行者,还有许多印刷本而未公开发行者。

承淡安像 《针灸杂志》刊影

承淡安像          《针灸杂志》刊影

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通知书(1954年)    《中国针灸学》书影

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通知书(1954年)     《中国针灸学》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