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子宫颈原位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在子宫颈原位癌诊治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研究指出,LEEP术是一种有效诊断、治疗子宫颈原位癌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年轻的患者,但需要密切随访。阴道镜指引下病灶点状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联合LEEP术可作为诊断宫颈原位癌的金标准。该文发表在2013年第04期《上海医学》杂志上。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经阴道镜指引行病灶点状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宫颈原位癌的患者75例;均行LEEP术,其中35例选择术后随访,分别于术后3个月行宫颈细胞学(TCT)检查,术后6个月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及阴道镜检查;40例选择进一步手术治疗。
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阴道镜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0%(60/75)。34例随访24个月无需手术患者与41例进一步手术患者间术后3个月TCT异常检出率(P=0.893)、术后6(P=0.837)和12个月(P=0.847)的HR-HPV转阴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P<0.001)和妊娠次数(P=0.01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行进一步手术的33例宫颈原位癌患者中,有无残留病灶者的年龄(P=0.414)、妊娠次数(P=0.10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阴道镜检查前,TCT检查结果均为异常、HR-HPV均为阳性;有残留病灶患者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病理学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33.3%(1/3),显著低于无残留病灶患者的96.7%(29/30,P=0.017),而进一步术后病理诊断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均达100.0%(P>0.05);在进一步手术后的随访中,TCT、HR-HPV及阴道镜指引下病灶点状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正常。
- 上一篇: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临床分析
- 下一篇:肠癌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