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近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妇产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为子宫内膜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指出,子宫内膜癌主要转移至盆腔淋巴结,直接或间接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中低分化、脉管转移、肌层浸润≥1/2可作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07期《安徽医学》杂志上。
对105例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或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105例子宫内膜癌有1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转移率为14.3%,其中12例(11.4%)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7例(6.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阳性,4例(3.8%)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均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宫颈侵润及脉管转移等因素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深肌层浸润及脉管转移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