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评价分析
近日,海口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评价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研究指出,电子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及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是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主要的诊断方法。小肠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有可能获得治愈,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接受化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不明显。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10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上。
回顾性评价分析该文作者收治的59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经电子胃十二指肠镜及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诊断,经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的临床资料。
59例患者中,表现为腹痛者23例(39.0%)、黄疸18例(30.5%)、腹部肿块7例(11.9%)、消化道出血6例(10.2%)、贫血5例(8.6%)。术前经电子胃十二指肠镜取病检39例,确诊34例;经电子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及X线消化道气钡检查20例,确诊14例。肿瘤的大小3~13.5cm,平均大小5.7 cm。十二指肠为高发部位,占57.6%(34/59)。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占84.7%(50/59)其他15.3%(9/59)。中位生存期23.1个月,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7.9%、38.4%和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