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控糖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的观
近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内分泌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控糖后T2DM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研究指出,两组治疗方案均可较好地控制血糖,FPG达标后,两组全天血糖波动情况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文发表在2013年第01期《中国糖尿病杂志》上。
60例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入院后先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控糖治疗,患者血糖达到目标值后(FPG<7.0mmol/L,2hPG<10.0mmol/L)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Asp+Gla组),另一组用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地特胰岛素(Asp+Det组)继续强化控制血糖,在患者FPG达标后(5.6mmol/L)行72hCGMS,获取患者第3个24h内平均血糖(M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一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患者达标时的治疗天数,比较达标时Gla及Det使用剂量以及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FPG达标后,两组在血糖达标的时间、达标时基础胰岛素用量、总胰岛素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记录的第3个24h内MBG、LAGE及MAGE,两组血糖波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Asp+Gla组为3.0%,Asp+Det组为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上一篇:检查中风的办法有哪些
- 下一篇:老年痴呆不同阶段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