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解毒膏方 盐城科利达化工有限公司 常州市南菁化工厂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 >> 白血病

长春新碱诱导的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近日,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建立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探讨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指出,成功建立了一株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CEM/VCR。该细胞株可以成为研究长春新碱获得性耐药机制及开展多药耐药逆转剂筛选较好的体外模型。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20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上。

  以白血病CEM细胞为亲本细胞,通过逐步增加长春新碱的浓度联合大剂量间断冲击诱导方法建立对长春新碱耐药的白血病CEM/VCR细胞株。MTT实验检测耐药细胞株对常用化疗药物阿霉素(ADM)、阿糖胞苷(Ara-C)、表柔比星(EPI)、长春新碱(VCR)、柔红霉素(DNR)及门冬酰胺酶(L-ASP)的耐药性,计算出CEM和CEM/VCR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耐药倍数(RI);光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PCR半定量检测MDR1 mRNA的表达。

  历时14个月,传代110代,成功建立可操作的、重复性好的CEM/VCR耐药细胞株,该细胞株能够在含0.01μg/mL VCR条件下长期生存。ADM、Ara-C、EPI、VCR、DNR及L-ASP作用CEM细胞72 h的IC50分别为(0.009 9±0.001 8)、(0.0097±0.001 7)、(0.011 8±0.005 1)、(0.002 7±0.000 3)和(0.0 085±0.000 9)μg/mL及(7.679 4±0.058 3)u/mL,而作用CEM/VCR细胞株72 h的IC50分别为(5.597 6±0.113 8)、(0.105 5±0.004 1)、(0.897 9±0.069 0)、(2.5259±0.098 2)和(1.356 3±0.033 5)μg/mL及(3 354.796 5±9.012 8)u/mL,其RI分别为563.71、10.79、75.55、905.34、158.08和436.8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耐药细胞株CEM/VCR不仅对VCR耐药,还存在交叉耐药;光镜下,CEM/VCR细胞与CEM细胞相比,其体积较小;CEM细胞、CEM/VCR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25.09±0.78)h和(24.27±0.79)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细胞在G0/G1期、S期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2/M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细胞株CEM/VCR的MDR1mRNA表达水平高于亲本细胞CEM,分别为(1.012±0.031和0.187±0.006)(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