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近日,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研究指出, SLE 视网膜病变可严重影响患者视力,且易出现多器官受累,病情较重,活动期 SLE 患者应行常规眼底检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但 CRVO 患者预后较差。该文发表在《中国全科医学》2014年第12期上。
选择2006年5月—2013年8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及金华眼科医院收治的21例 SLE 视网膜病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本组21例患者中,男2例,女19例;年龄为16~51岁,平均(29,1±10,9)岁。SLE 病程为0,3~180,0个月,平均(40,9±43,4)个月。单眼病变14例,双眼病变7例,共累及28只眼,其中视力<0,1共7只眼,视力0,1~0,5共11只眼,视力>0,5共10只眼。眼部病变:视网膜棉绒斑19只眼,视网膜出血13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6只眼,视网膜脱离4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只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2只眼,视神经萎缩2只眼。其他临床表现:蝶形红斑10例,反复发热8例,雷诺现象6例,口腔溃疡5例,多浆膜炎3例。受累脏器:血液系统损害16例,肾损害15例,多关节炎14例,皮肤血管炎8例,神经系统损害7例。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A)均为阳性,补体 C3下降、抗双链 DNA 抗体(抗 ds - DNA 抗体)阳性15例,红细胞沉降率加快13例,抗 SSA 阳性8例,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抗核糖核蛋白(RNP)阳性7例,抗 Sm 抗体阳性6例,抗 rRNP阳性5例。SLE 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为2~28分,平均(16,5±6,5)分;SLE 重度活动17例,中度活动2例,轻度活动、病情稳定不活动各1例。除1例 SLE 病情稳定不活动患者外,其余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视网膜散在出血者予以局部治疗;治疗后,15例患者眼部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5只眼(包括 CRVO 4只眼)眼部症状无改善,1例 CRVO 伴狼疮性脑病、狼疮性肾炎患者因继发肺部感染而死亡。
- 上一篇:小鼠视神经炎视同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 下一篇:预防近视有妙法七种方法教你如何保养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