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双眼总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对比分析
近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通过分析共同性斜视矫正手术前后双眼总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共同性斜视手术时机及其在斜视性弱视治疗中的作用。研究指出,经过弱视治疗后视力仍难以提高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建议6岁前行斜视矫正手术,特别是重度弱视及内斜视患儿(调节性内斜视除外)。早期手术有利于弱视的进一步治疗及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07期《国际眼科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18岁以内在院接受共同性斜视矫正术治疗,且术后斜视矫正正位(斜视度≤±10△)的病历资料67例。按手术前斜视类型、接受手术时年龄、弱视程度分组,对各组术前、术后1,3mo分别进行双眼总和P-VEP检测。
以双眼反应/单眼反应(B/M)比值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所有病例术后1mo B/M值均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内斜视组术后3mo的B/M值升高较外斜视组明显(P<0.05);(2)≤6岁组,术后3mo B/M值升高较>12岁组明显(P<0.05)。(3)重度弱视组术后1mo的B/M值升高较轻度弱视组明显(P<0.05);术后3mo,重度弱视组B/M值升高较轻度、中度弱视组明显(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