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解毒膏方 盐城科利达化工有限公司 常州市南菁化工厂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眼科 >> 眼球突出

来谈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感受......

        回望上个月的心血管医疗圈,热闹事儿还蛮多的,各类新研究和争论此起彼伏。但相信没有哪个事件像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这样吸引了全世界数以万计人士的眼球,仅亲临会场参会的心血管专业人士就达1.4万。每一次大型国际会议的召开都是一场学术盛宴,小编今天就从咱们心血管领域的三大盛会――ACC年会、美国心脏学会(AHA)年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聊开来。

        国际会议各有千秋

        目前公认,欧洲和美国的三大会议是心血管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盛会,参会人数众多,可以说,任意选择一个会议参加都会是收获满满。但是细想一下,这几大会议间又有什么差异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施仲伟教授概括了以下几点。

        首先,从规模来看,早年间AHA年会曾经位居首位,但近些年,美国会议规模有所缩小,欧洲会议规模则在逐步扩大。以2001年为转折点,此前美国会议规模一直超过欧洲。而目前ESC年会无论从参会人数还是投稿数量、报告人数方面均位居三大会议之首,这与近年来ESC的领导者在会议组织包括与企业的合作等方面采取更灵活的形式是分不开的。由最近的例子可以看出,刚刚结束的ACC年会收录摘要约2200篇,而征稿期尚未截止的2015年ESC年会投稿数目前就已过万。

        其次,从会议特点看,美国2个会议中,ACC年会偏重于临床而AHA年会更倾向于基础研究,尤其AHA这一学会的一个宗旨是关注预防领域,因此其年会上有较多与预防医学相关的内容。ACC年会注重实践,今年会上更是多了许多围绕创新的内容,例如基因研究、心脏组织芯片、虚拟人体、3D打印等一些前沿的与科技发展相关的内容很受欢迎。ESC年会是一个兼容各种内容的综合盛会,在经历近些年的迅猛发展后,吸引了多国医生参与,也吸引了许多大型临床研究在这一平台首次发布。

        最后,从日程设置看,ESC年会版块划分明确,会议期间固定领域的内容通常会固定在某些会场,比较方便有明确目标的参会者选择。而美国会议在这方面设置就相对随意很多,领域的划分、会场内容的设置不那么明确清晰,听者常需在不同会场间来回奔波。10年前,ESC年会形式和内容安排常借鉴美国会议,近年来渐有相反趋势。

        此外,小编还有一点感触就是,美国的AHA年会和ACC年会更像是美国学者自己的会议,无论是讲者还是研究,都以美国本土的居多,好像是在自家门口讨论自家的事;而ESC年会更可以称得上是全球盛会,在这里可以听到各种腔调的英语,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在这个平台畅所欲言。

        科技助力学术传播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无论是什么特点的国际会议,其带来的体验都在发生着变化。

        对于参会者来说,拎着厚厚一摞参会资料穿梭于会场的时代早已过去。犹记早些年,小编参加国际会议前,都是先从会议网站下载一个日程,悉心研读后制定一个参会计划,长长的表格里列满了每天的安排,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主题,此外还备注了重点报告的名称、备选的会议内容以及诸如此类的琐碎提示,在满满几页的打印纸上以各种颜色做了标记。想必这也是许多参会医生早年的记忆。作为记者,当然还承载着会议报道的重任,随身携带不可或缺的就是采访资料,包括采访者名单、时间地点、联系方式、采访问题、背景资料等,因此,拖着拉杆箱在会场疾步穿梭成了“规定动作”。如今,这一“规定动作”保留了下来,但是其中厚厚的纸质资料已经被小小的手机代替,增加的则是单反相机、摄像机、电脑等装备。对于参会者来说,完全可以“一机走天下”,下载一个手机App,从内容选择到参会提醒,详细到每场会议的具体讲题、讲者、地图等都应有尽有,甚至会后不久报告的影音资料就可以在网站或者通过手机App看到了。

        无法参会的医生似乎也不必焦虑,资讯传播手段的进步使得足不出户参加国际会议不再是梦。除了传统的通过各种医学媒体的报道了解会议最新内容外,上述会议官方对内容的更新有时甚至更加及时、全面。线上了解会议内容完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既往由于时间冲突忍痛割舍的内容完全可以在线上弥补,而且免去了往来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科技的发展为学术传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亲历盛会收获多多

        参加国际会议似乎真的不必再亲临现场了。许多人顿生疑惑,既然会上重要报告的内容都可以通过会议官方或者媒体报道及时获取,医生还有什么必要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去参加国际会议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颜红兵教授谈到,对于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来说,参加国际会议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了解学术前沿进展,还是一个自我提升的经历。

        首先,身临其境聆听国际优秀学者尤其是顶级大师演讲的收获,远超过通过间接途径单纯了解会议信息所能给予的,演讲者在现场每个语调、动作及与会者就此展开的讨论都满载信息,利于听众更深刻理解报告的主旨。具有感染力的演讲也会帮助听众提高自身演讲水平。

        其次,参会期间可以获得许多与国外学者交流的机会,在报告后提问是最直接的与讲者沟通机会,许多会议还专门设有与研究者面对面讨论等互动环节,这是更透彻了解研究的好机会。此外,在会议间隙与其他参会者沟通也利于开阔眼界。

        最后,准备参加会议本身也是一个督促自己学习的机会,在筛选内容时医生势必会去主动了解本次会议的概貌、亮点,从而进一步对学术热点及其相关背景有所了解,尤其对青年医生来说国际会议更是了解学术动态的窗口。

        小编自然不似各位医生这样阅会无数,但也颇有感触,深深赞同颜红兵教授关于参会收获的总结。小编也不惜暴露自己“ESC粉”的身份,毫不掩饰地谈一谈自己参加ESC年会的所感。清晰明确的日程安排自不必多说,新研究和新指南发布两大重点突出,分领域划分内容更是提升了ESC年会的参会体验。但打动小编的岂止这些。注重互动性已成为ESC年会特色,连续几年“Meet the trialist(对话研究者)”开放式的设置吸引了众多参会者,去年PARADIGM-HF研究报告者身处位于中心的圆台被参会者包围、提问者排队“围攻”的火爆场面还历历在目。在ESC年会上聆听心脏病学大师的演讲也成为小编历次参会的必选项目。能够现场听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心脏病学家尤金?布朗沃尔德(Eugene Braunwald)教授讲述心目中的心脏病学十大里程碑事件,小编想低调都难啊。开幕式,小编身为视觉动物绝对不会错过。华美的舞台布置、极具当地特色的精炼表演真是让人醉了,“自行车王国”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车技秀、艺术之都巴塞罗那弗拉明戈艺术家的激情表演……艺术与学术在一次盛会中完美融合;主席演讲更是令人回味,不囿于方寸讲桌而漫步整个舞台,脱口秀般的演讲节奏甚是抓人,置身于彼情彼景很难不产生以心脏病学为事业的共鸣。

        小编想说,不止是ESC年会,每次国际会议都是一场学术“嘉年华”,沟通、分享、纪念、共勉……融聚于此。亲历盛会,必能有所收获。

原文标题:ACC年会归来有感:学术“嘉年华”,亲历必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