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解毒膏方 盐城科利达化工有限公司 常州市南菁化工厂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眼科 >> 眼球突出

脑损伤后昏迷病人的促醒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促醒护理干预对脑损害后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将76例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成促醒护理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治疗护理进行,促醒护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促醒护理。结果:促醒护理组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醒护理干预对昏迷病人的促醒疗效明显,加快苏醒过程,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各种脑损伤后引起的昏迷,可造成大脑半球严重广泛损伤,皮层功能丧失,,导致患者昏迷或无意识状态,而长期昏迷病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证明,对于那些神经功能未完全受损的患者,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可以加快昏迷病人的苏醒过程,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并可大大减轻家属和社会的负担。

  1资料

  2008年12月—2012年2月在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脑损伤昏迷患者76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8例,年龄在22-76岁。入选标准:年龄<76岁,GCS评分[1]在4-8分之间,病情稳定且昏迷时间在一个月以上患者。排除标准:病程大于一年以上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患者,GCS评分<3分以下者。

  2方法

  2.1康复护理

  2.1.1良肢位摆放:原则是上肢各关节置于伸展位,下肢置于屈曲位。①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支撑枕上。②健侧卧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③仰卧位时,患肩应垫一簿枕,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垫一支撑物,防止足下垂。

  2.1.2肢体被动活动: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和防止关节挛缩。手法关节被动活动的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切忌粗暴,要多做与痉挛的倾向相反的运动,每日做2~3次,每个关节至少活动4~5次。康复踏车训练,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2.1.3矫形肢具应用防止足下垂[2],使用时注意使足背与小腿成90度,在膝关节下垫一软枕,使腿微屈,在腿外侧放一大枕,使肢体处于功能位。同时注意观察脚部骨突出部位的皮肤,防止压伤。

  2.1.4适应体位变化,起立床训练,从仰卧位到完全直立位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患者逐渐耐受体位变化,严格监测血压变化,发现体位性低血压及时处理,患者耐受直立位时,注意保持踝关节有效背屈位、膝关节0º—15º控制。

  2.2促醒护理

  2.2.1语言呼唤:语言呼唤促醒需贯穿整个护理过程,要求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工作时视病人为正常人,呼唤患者的姓名,也可选择患者平时习惯的称呼,并用鼓励、询问的语言与其交流各项护理工作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等内容。

  2.2.2亲人呼唤:家属、亲人及好友的亲情呼唤在一定程度上可使昏迷患者得到刺激,因此指导患者家属与其患者沟通,谈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讲一些病人平常的趣味性的或比较深刻的事情,并让家属告诉病人最近家里、家人的近况,在耳边呼唤患者的名字,向患者诉说家中高兴的事情,讲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使病人得到更多的信息和交流。改善患者的意识水平。

  2.2.3音乐疗法:选择患者病前最喜爱的音乐或家人录制的熟悉的声音,采用耳机给予反复收听,音量以常人听清为准,每天3-4次,每次持续30min。

  2.2.4肢体和皮肤刺激:每天对病人肢体及皮肤进行按摩刺激,有目的地按压足底及指尖等穴位,产生一定的疼痛感为宜。并用温水给患者擦洗全身,每天8~10次,每次10min。还可引导家属触摸病人的头面部、耳垂区域的皮肤,进行体表按摩。

  2.2.5温度刺激:用15度冷水及38度热水交替刺激病人四肢及躯体皮肤,每天2-3次,每次3-5分钟,以达到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起到了促通作用。

  2.2.6睫毛刺激:用棉签刺激患者眼睫毛,同时观察眼球运动。

  2.2.7视觉刺激:在较黑暗的环境中,用各种彩纸包住手电筒,对病人头面部侧面和正面进行照射,通过不断变换的彩光刺激视网膜、大脑皮层。在床边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刺激环境,如彩色气球,家庭照片以及电视节目的视觉刺激。亲人的熟悉脸部对病人视觉能产生良好的刺激,要求病人亲人多接触照顾病人,多注视病人眼睛,并配合言语呼唤。

  2.2.8口腔刺激[3]:对面颊部四周,面颊内侧,软硬腭、舌根、舌面、舌尖、舌系带两侧进行不同程度的刺激同时给予呼唤,依据肌张力强弱决定刺激强度及频率。

  2.2.9味嗅觉刺激:让病人闻各种带刺激气味物质,如香水、醋、中药、风油精等。喂病人各种酸甜苦辣的食物时,注意观察病人面部表情变化,判断刺激是否有效。

  2.2.10各种电刺激:采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每天30min,持续10d,或采用低频颅治疗仪刺激正中神经, 增加对大脑的感觉输入,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确有促苏醒作用[4]。刺激强度以观察到刺激时病人手指轻微收缩即可。注意观察患者全身反应及局部皮肤变化。

  3 结果: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性分布,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应用χ2检验。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在年龄、性别、发病原因,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治疗前对两组病人进行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促醒治疗6周后再对两组病人进行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促醒护理组(40例)

  对照组(36例)

  P

  平均年龄(岁)

  49.45±11.13

  51.94±10.65

  0.323

  性别

  0.120

  男性

  22(55%)

  26(72.2%)

  

  女性

  18(45%)

  10(27.8%)

  

  病因

  

  

  0.831

  脑外伤

  28(70%)

  26(72.2%)

  

  脑脑部疾患

  12(30%)

  10(27.8%)

  

  表2

  

  

  治疗前GCS评分

  治疗后GCS评分

  对照组

  5.25±1.21

  7.89±1.66

  促醒护理组

  5.53±1.32

  8.83±1.39

  

  0.353

  0.011

  4 讨论

  临床上脑损害病人,长时间昏迷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可以导致死亡或病情加重。因此,缩短病人的昏迷时间是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关键。所以,病人脑损害后出现昏迷,一旦病情稳定24-48小时后,早期就应该进行系统有效的促醒治疗[5]。本研究表明,脑损害后昏迷病人除了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护理外,同时进行系统有效的促醒护理,可以加快昏迷病人的苏醒过程,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呼唤,作为一种刺激疗法,可不同程度地调动大脑皮质的潜在能力,改变大脑皮质的抑制状态,改善脑细胞的供血供氧,使部分处于功能可逆状态的脑细胞恢复功能。而重复无数次的呼唤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的有效刺激,给患者提供一种编码的输入信息,激活本体的反射机制,留下确切持久的记忆痕迹[7]。音乐刺激神经可使脑内多数区域的血流量增加,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促使未受累的脑细胞进行代偿,从而弥补病变受损脑细胞的功能,加快意识的恢复[8],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可观察到,当患者听到熟悉的音乐或是至亲的家属与其倾诉时,患者会出现睁眼、流泪、眼球转动等反映,心电监护也会显示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现象,因此选择病人病前熟悉的声音和音乐比陌生的要有效得的多[9]。如果我们在护理过程中不给各种刺激或给予太晚,大脑皮层便处于长期抑制状态,就不易被唤醒。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挖掘损伤的修复潜力,促使末端突触再生使受损的脑神经修复[10]。扩大及维持关节活动范围,主要是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挛缩),还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的作用。肢体功能位摆放、被动翻身及直立床训练有效扩大了患者的视野,增加了感觉传入神经系统刺激源,使轴突产生新的侧支,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使中枢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总之,对脑损害昏迷患者应尽早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综合促醒护理干预技术改善了组织代谢,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脑部微循环,使供血和供氧恢复正常,从而恢复神经细胞的功能。加快了患者的苏醒过程,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11]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