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解毒膏方 盐城科利达化工有限公司 常州市南菁化工厂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眼科 >> 眼球突出

常规颈丛神经阻滞规范

颈丛神经由颈14(C14)组成,除C1主要是运动神经外,其余3对颈神经均为感觉神经。每一脊神经出椎间孔后从后方横过椎动脉及椎静脉,在各自的横突间连续成束至横突尖端,特别是在第4颈椎横突处更为集中。颈神经在离开横突后分为颈浅和颈深丛,颈浅丛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突出深筋膜并向上方和下方分布于颌下和整个颈部、枕部区域的皮肤和浅层组织;而颈深丛分布于颈前和颈侧的深部组织。

 一、适应证

 主要用于颈部浅表手术。

 1、颈部肿瘤。

 2、甲状腺和甲状腺旁腺疾病。

 3、颈部淋巴结疾病。

 4、甲状舌骨囊肿。

 5、先天性畸形。

 6、锁骨内侧段骨折内固定。

 7、颈部血管手术,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8、颈部外伤手术。

 9、气管切开手术。

 二、禁忌证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特别是病情控制不佳者。

 2、颈部巨大肿块有气管压迫、气管移位、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者。

 3、颈椎病伴呼吸功能不全者。

 4、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者。

 5、穿刺部位感染者。

 6、精神极度紧张不合作者。

 7、小儿由于自控能力差,也不宜使用颈神经丛阻滞。

 三、术前准备

 与全身麻醉比较,颈神经丛阻滞的实施与管理相对简单,但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仍然存在,故麻醉前仍须进行相应的准备。

 1、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术前评估,以了解器官与系统的功能状态。

 2、了解病变与气管的位置关系,重点了解是否有气管压迫、对呼吸有无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

 3、了解病变与颈部血管的关系,评估术中出血的风险程度。

 4、与患者沟通,交代此种麻醉方法的特点以及需要其配合之处。

 5、常规进行麻醉前“知情同意书”签字,详细交代颈神经丛阻滞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6、术前常规禁食、禁水。

 7、麻醉前用药通常包括安定镇静类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等,阿托品等抗胆碱药物视情况使用。目前很多医院已不再奖麻醉前用药列为常规,而改为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建立各项监测基础上使用上述药物,对于患者的安全显然更为有利。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麻醉前用药,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8、做好术中改行全身麻醉的药品、物品和麻醉设备的准备。

 9、呼吸抑制是颈丛神经阻滞较常发生的并发症,麻醉前应备好辅助通气和人工通气的物品,常规备用麻醉机、加压通气面罩、喉罩、气管插管用具等抢救用品。

 四、操作方法

 常规连接麻醉监测,包括无创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合度、心电监测等;开放外周静脉通道。

 1、确定穿刺点   患者仰卧、去枕,头偏向对侧,穿刺侧朝上;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麻醉医师站在穿刺侧或头前。嘱患者做抬头运动,显露胸锁乳突肌,确定其后缘与颈外静脉交点,向外旁开1cm为颈穿刺点和颈浅丛进针点;胸锁乳突肌后缘、乳突尖下方1.5cm定为颈2穿刺点;颈2与颈4连线中点即为颈3穿刺点。分别于上述定点处做好标记,用手按压时,患者会有酸胀感。

 2、颈浅丛阻滞    常规消毒皮肤,铺消毒巾。麻醉者以左手示指或拇指、示指固定皮肤,右手持22G针头于已确定的进针点垂直于皮肤的方向进针,遇有轻度筋膜脱空感即达胸锁乳突肌的肌膜下,回抽注射器无回血后,即可将10~15ml局麻药液扇形注入肌膜下及皮下,即可阻滞颈丛神经浅丛。沿胸锁乳突肌深面向头端及脚端注射局麻药10~15ml,也可阻滞颈神经浅丛。

 3、颈深丛阻滞

 (1)三点阻滞法:用22G 4.0cm长的针头分别在颈2、颈3、颈4穿刺点进行穿刺,与皮肤垂直进针,当进针2~3cm时碰到骨质,即为横突结节,固定针头,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即可缓慢注入局麻药液。颈2和颈3处可注入3ml,颈4处可注入4~5ml。

 (2)改良一点法:即在颈4点穿刺,有骨质感即停止进针,即为颈4横突处,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即可注入局麻药液10~15ml,可达到与三点阻滞法同样的效果。

 4、常用局药

 (1)1.0%~1.5%利多卡因。

 (2)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2%利多卡因与0.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

 (3)0.5%罗哌卡因。

 (4)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利多卡因与0.5%罗哌卡因等量混合)。局麻药内加入1:20万肾上腺素,可延长麻醉药药效、减低毒性、减少出血。但由于很多患者同时兼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故并不常规推荐在局麻药液内加入肾上腺素。

 五、注意事项

 1、颈丛神经的周围有椎动脉,深处还有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穿刺时须特别注意穿刺深度和穿刺针方向,切忌将针尖指向内侧(即对向脊柱方向),以避免误穿;注药前必须回吸,无血液和脑脊液回流始可注药。

 2、颈部胸锁乳突肌下面为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平面分为颈内、外动脉,在分叉处即是颈动脉窦,有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压力感受器。颈丛阻滞后可能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抑制而引起血压升高,特别是甲状腺手术更为多见,应引起重视。就有相应的药物如艾司洛尔、尼卡地平等备用。

 3、双侧颈深丛阻滞时有可能阻滞双侧膈神经和(或)双侧喉返神经而引起呼吸抑制,因此应慎用双侧颈深丛阻滞。如必须行双侧颈深丛阻滞,则应先阻滞一侧颈深丛,观察15~20min后,如果未出现膈神经阻滞情况(以观察霍纳征为主),再行对侧颈深丛阻滞。

 4、在阻滞效果确切、自主呼吸充分的患者,如情绪紧张或有体位不适等难以耐受时,可辅以小剂量镇静(和镇痛)药,但在阻滞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手术要求,而且又不能有效控制气道的患者,切忌反复加用镇静、镇痛药物,以免发生呼吸抑制,引起不良后果。此种情况下,应及时改行气管内全身麻醉。

 5、颈部富含血管、神经和感受器,手术刺激或牵拉常导致循环和呼吸功能紊乱,密切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6、甲状腺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主要由两侧的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分支)和和分支。手术期间或术后易发生出血,严重者可致呼吸道梗阻。

 7、来自迷走神经的喉返神经支配声带的活动,喉上神经的内支支配喉黏膜感觉,其外支则支配环甲肌运动,使声带紧张。手术操作若损伤喉返神经则可造成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

 8、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病变、糖尿病患者局麻药内禁用或慎用肾上腺素。

 六、并发症

 1、局麻药中毒反应    颈部血管丰富,穿刺时易受损伤,使局麻药进入血液的速度相对较快,易出现中毒反应。故行颈丛阻滞时就严格掌握局麻药液的浓度(局麻药物的总剂量)、容量、注药速度;注药前及注药过程中应反复回抽,以避免药物误入血管。

 2、全脊髓麻醉与高位硬膜外阻滞   可因局麻药液误入蛛网膜下隙或硬膜外隙所致。颈深丛阻滞穿刺时,应注意进针方向,针尖略向前下方,避免与椎间孔平行或自下向上穿刺。穿刺过程中,若进针深度已超过3~3.5cm及未触及横突,不应贸然继续进针,应将针拔出,重新判定穿刺点的位置,检查进针方向或角度是否有误。注药前回抽也是预防此并发症的关键。

 3、霍纳综合征    因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所致,表现为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下陷、结膜充血、面微红、患侧面部无汗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4、喉返神经阻滞  患者出现嘶哑或失音,呼吸费力,主要是穿刺过深使迷走神经阻滞所致。声音嘶哑或失音,一般不需特殊自理 呼吸困难严重者,应及时给予吸氧和呼吸支持。

5、膈神经麻痹  行颈深丛阻滞时,多可累及膈神经,进针偏深、药量偏大时,可造成暂性膈神经麻痹。一般情况下,一侧膈神经麻痹时,机体通过代偿,呼吸功能基本不受影响,不致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在年老体弱、代偿功能较差的患者,或出现双侧膈神经麻痹时,则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应及给予吸氧和人工呼吸支持。通常须改全身麻醉。行双侧颈深丛阻滞时,很容易出现此并发症。因此,如前所述,原则上应避免同时行双侧颈深丛阻滞,尤其是三点法(颈2、颈3、颈4)阻滞。

 6、椎动脉损伤引起血肿   多由于穿刺过深或位置不当损伤椎动脉所致。通常经局部压迫止血后,血肿逐步吸收而愈。